熱門文章
· 直逼10萬大關!奇瑞新能源2021年度銷量強勢增長
· 爆款頻出 長城炮以強大產品勢能破局突圍
· 2022年第一個小目標:買一輛SUV帶全家出去浪
· 啟明筑夢·點亮未來 福建奔馳“啟明星計劃”走進馬尾
· 一路向前!新紅旗2021年銷量突破30萬 車主已達60萬
· 30萬7座SUV首選 皇冠陸放實錘質價比之王
· 穩中提質 東風公司實現“十四五”高質量開局
· 銷量翻番!神龍汽車提前完成10萬輛挑戰目標
· 打造多元化車型矩陣,“哈弗赤兔三體”正式成團
· 皇冠陸放領銜 看一汽豐田SUV家族如何實力圈粉兒
· 逐夢汽車強國 東風公司謀求跨越式發展
· 玩轉體驗式營銷 哈弗神獸進擊黑科技品類
· 賦能車主 長城炮公益救援學院集訓營開營
· 奇瑞小螞蟻“蟻起變裝蟻起FUN”完美收官 期待全新潮創旅程
· 嵐圖汽車武漢又開新店 全國30城直營渠道已近140個
· 機車炮合伙人開啟全國招募 長城炮詮釋“共創”的正確方式
· 90后新生活的種草單品,還看這輛SUV
· Waymo自動駕駛車在手動模式下撞上行人
· 進展太慢?通用Cruise CEO離職
· 限量發售1100輛 邁銳寶XL 110周年紀念版車型正式上市
· 基于E-GMP平臺打造 捷尼賽思GV90假想圖曝光
· 奔馳CLE敞篷版車型諜照曝光 將于2022年下半年首發
· 銷量一蹶不振!現代集團中國官宣換帥 原副總裁李赫埈升任總裁
· 轉讓價格2.97億元 東風汽車集團退出東風悅達起亞
熱門視頻
熱門標簽
銷量一蹶不振!現代集團中國官宣換帥 原副總裁李赫埈升任總裁
12月17日,現代汽車集團宣布中國高層人事任命,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區副總裁李赫埈將接任李光國擔任現代汽車集團(中國)總裁,全面負責現代汽車集團(中國)投資有限公司經營管理,新的人事任命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。
官方資料顯示,李赫埈畢業于吉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,并先后獲得北京大學EMBA、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學位。自2001年至今,先后擔任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北京代表處代表、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經營支援室理事、現代汽車(中國)投資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、現代汽車集團中國區副總裁、首席政府事務官、首席戰略官以及現代汽車氫燃料電池系統(廣州)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務。
早在2002年,現代汽車集團便進入中國,在華先后成立了北京現代、東風悅達起亞、現代商用車三個整車生產企業,僅耗費了五年時間就進入總產量100萬臺的時代。然而,當前的現代汽車在國內發展并不順利,銷量持續下滑,已經從原來的一線合資品牌淪為三線合資品牌,此次現代汽車集團高層人事變動,最直接的目的或是基于改善中國市場低迷表現而考慮。
在乘用車市場,北京現代和東風悅達起亞承擔著韓國現代汽車在華發展的方向,然而當前不管是北京現代還是東風悅達起亞的發展都不樂觀。以北京現代為例,其在國內擁有北京順義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工廠,以及河北滄州工廠、重慶工廠共計五大乘用車生產基地,年產量可達165萬輛。
在2016年之前,北京現代一直憑借高性價比占據國內乘用車市場,2013-2016年銷量分別為103萬輛、116萬輛、106萬輛和114萬輛,均保持在百萬輛級別,在2016年達到歷史巔峰。然而,進入2017年后,北京現代的銷量開始走下坡路,2017年年銷量同比下滑31.3%至78.5萬輛,2018年全年銷量79萬輛,同比基本持平。2019年北京現代市場銷量71.6萬輛,同比下滑5.7%,2020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又跌至50.2萬輛,2021年前11月累計銷量為320129亮,56萬輛年目標完成率為57.16%。若是按現有市場銷量來算,北京現代的銷量和產能利用率再創新低,閑置產能或將超120萬輛。
為此,在今年年初,北京現代將順義第一工廠出售,由造車新勢力品牌理想汽車接手。據了解,北京現代第一工廠是現代汽車集團在國內最早建立的整車制造工廠,于2002年投入運營,年產量可達到30萬輛,主要生產索納塔、途勝、瑞納、伊蘭特等車型。
今年10月份,理想汽車位于北京順義的工廠已經開工,北京現代第一工廠正式歸于理想汽車。除了第一工廠外,此前外媒曾報道,現代汽車集團計劃將其第二工廠掛牌出售,現代將把重點轉向電動汽車和豪華車型,希望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扭轉多年銷售低迷的局面。不過,針對上述報道,現代汽車集團并未給出明確回應。
進入2021年,北京現代的市場銷量依舊難見起色,前11個月累計銷量32.01萬輛,僅完成年銷量目標的57.16%。面對銷量下滑,產品競爭力不足,品牌影響力漸弱,產能閑置等諸多問題,北京現代又該作出怎樣的舉措?新領導人的上任又是否能夠改變這種局面?
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曾表示,“北京現代銷量持續下滑,目前產能與銷量間的差距還在不斷擴大,我認為是水土不服的問題?,F代汽車在全球市場的銷量表現不錯,唯有在中國不盡人意,品牌現在仍要面對如何提高產品力,如何快速適應中國市場變化的問題。”